不要小看流程快慢这件事,他已经让我国医药行业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了。有相关数据分析显示,行业支持的中国创新药临床试验总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而在2021年这个转变发生前,大致从2017年开始,这个差距就一路大幅迅速缩小。
这组数据对比简直让行业震惊,所以美国这帮人现在才急赤白脸的主张打压我国药企出海。
这个差距缩小和我国2015年启动的药神改革密切相关。此后流程提速了,我国行业迅猛发展了,美国开始闹心了。当然,发展壮大也离不开国内相关政策引导,还有各路资本主力。
2018年,港交所上市规则新增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企业提交上市申请。格里制药于当年成为首家港股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还有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上市也得益于这个新规。
2019年科创板开板,微新生物成为科创板原创新药第一股,巨石生物更是实现了A+H两地上市。2019年,百济神州的泽布提尼在美国成功获批,实现零的突破。这无疑是一种证明,证明中国药企做出来的创新药也可以获得国际上的认可,标志着国产创新药开始与国际接轨。
毕竟FDA代表着国际一流标准,但在美国人眼里,恐怕就是更大的威胁和隐患啊。事实上,不光是美国,还有来自欧洲的行业报告显示,大概在2016年前后,欧洲在全球商业临床药物试验中的份额被我国超越,在截止2023年的过去十年中,几乎减少了一半,只剩12%左右。
而我国呢?自2018年以来开展的商业化试验数量翻了一番,占全球总量的18%左右。虽然报告指出美国的占比仍然领先,但我国的表现让美欧等制药行业主要玩家无法忽视。
除了担心我国赚到钱、产业升级以外,特朗普估计还在担心我国透过药品扩大地缘政治影响力。比如新冠疫情的时候,康熙、诺和、科兴等国内企业往发展中国家出口了大量的新冠疫苗。总之,遏制我国创新药这件事,特朗普是必须要办的,只是早晚的事儿。
特朗普想让美国药企把钱花在制造业回流上,帮助他实现梦想,而不是把钱给我国企业赚。自从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已经有数十家公司承诺将在美国建立更多制造厂。比如,根据截至6月份的不完全统计,百思美、施贵宝、李莱和罗氏等公司做出的投资承诺超过2500亿美元。
美国制药相关行业绝对是财大气粗,他们是邮费集团的重要力量,并且提供大量政治现金。有研究分析发现,从1999年至2018年,制药和保健品行业每年花费47亿美元,平均每年2.33亿美元用于游说美国联邦政府。
4.14亿美元用于向总统和国会选举候选人、全国政党委员会和外部支出团体捐款,8.77亿美元用于向周候选人和委员会捐款。再比如,从open secret的数据来看,美国药品保健品行业今年以来截止2025年中期,在游说上已经花费大约2.27亿美元。
另外,2023~2024年,美国制药保健产品行业光是通过政治行动委员会向联邦候选人进行的捐款就达到超过1600万美元。此外,今年4月还有报道指出,当地制药公司向特朗普总统的就职委员会捐赠了400万美元,很大程度上是迫于特朗普又加征高额关税的压力。
不管怎么说,来自医药行业的资本的政治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不光是捐款,还有旋转门。我们知道,旋转门在美国政商界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传统了,在医药行业也是很普遍的。你比如说辉瑞公司2019年任命前FDA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为董事会成员。
而这个任命距离他离开FDA局长的职位还不到3个月。其实,前任FDA委员在任期结束后加入行业董事会的事经常发生,反过来也是常见操作。比如曾任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部长的亚历克斯阿扎尔就是从里来公司到政府任职的。
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目前特朗普和医药界的关系在复杂中又带着一些微妙。特朗普的算盘打的噼啪响,但出刀出的不怎么高级,既想让人家加大对美国本土的投资,但是呢,又上来就断人家的财路。
毕竟打压我国创新药,同时也可能会伤害到美国药企的利益,最直接的就是增加他们的成本。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保持了特朗普一贯的风格,他打压油价的架势就是不管不顾美国尤其死活的。
短期来看,特朗普这么干的确会在不同程度上伤及美国制药巨头的利益。特朗普之前还说过要对制药行收200%的关税,这会给相关公司造成巨大的财务压力,简直是雪上加霜。因为随着专利悬崖的来临,这些公司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任务已经到了最要紧的时刻。我刚才也提到了,过去几年,包括辉瑞在内的美国药企大举采购我国药物,而不是选择研发类似药物的美国小型初创公司,一大原因就是我们能做到更低的价格。
这种利害关系也恰恰是美国目前内部矛盾存在的重点原因,就是说要打击我国药企的决策在美国有很大争议,而特朗普打压我国的同时,另一边他还放狠话要动真格的将要价,这意味着制药企业两头受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